范文参考网 网站首页 党建群团 查看内容

3月专题党课讲稿: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讲稿

2025-3-11 10:41| 范文参考网

高举旗帜谋发展  勇担使命谱新篇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围绕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当前工作实际,展开一次专题党课学习。这次“两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关键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也是动员全国上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一次重要会议。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对未来发展的科学谋划。
  我们作为党的基层党员干部,必须深刻领会“两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实际行动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今天,我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和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一、回顾成就凝聚信心总结经验启迪未来
  “行百里者半九十。”2024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是经济稳中有进,发展基础更加坚实。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5%,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达到1300万辆,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这些数字背后,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特别是在国际经济形势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充分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稳定性。
  二是民生持续改善,人民福祉稳步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24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这些看似细小的数字,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重视。
  三是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以量子科技、生物制造、6G通信、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快速崛起,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设备等领域的技术突破,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的科技竞争力。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的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的成果。这些伟大成就,极大增强了我们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和底气。
  二、明确目标坚定方向把握大势勇毅前行
  站在新起点上,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党中央对当前和未来形势的科学判断,深刻领会“两会”提出的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工作部署,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一是主要预期目标清晰明确。2025年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左右,粮食产量保持在1.4万亿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这些目标既体现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又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体方向。
  二是政策导向鲜明科学。2025年,财政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增加至4.4万亿元,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达11.86万亿元。特别是设立规模达3000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提振消费,这些措施充分释放了积极财政政策的信号,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提供坚实保障。
  三是聚焦关键领域推动发展。一是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量子科技、生物制造、6G等未来产业,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二是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文化、互联网、电信、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三是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四是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加快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强化医疗和社会保障。
  这些目标、政策和重点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发展大势的精准把握,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我们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夯实基础推动落实
  “两会”精神的关键在落实,我们必须结合实际,聚焦重点领域,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1.在经济发展上谋新篇。经济稳则大局稳。我们要按照党中央部署,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
  一是推动消费升级。通过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消费市场活跃,释放内需潜力;
  二是壮大新兴产业。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领域为突破口,加快培育未来经济新增长点;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2.在民生保障上求实效。“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生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扩大教育资源供给。重点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学位增加,探索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切实解决人民群众“上学难”的问题;
  二是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存量商品房收购,保障农民工等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需求;
  三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监管,确保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放心。
  3.在乡村振兴上出实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启动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4.在生态建设上下实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2下一页
来自:综合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 fanwencankao.com 手机版 范文参考网 ( ICP备2024047168号 )

Email:fanwencankao@163.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