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胜利召开、圆满闭幕,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全国“两会”是当前和今后的重要政治任务。 2025年全国“两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关键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也是动员全国上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是收官;“十五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的一次重要会议。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详实、任务明确、目标清晰、9措施具体,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和对未来发展的科学谋划。 因此,今天抽出时间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目的是让全体党员干部聚焦到2025年各项工作任务中,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 我今天的党课主题是:深刻领会“两会”精神,在踏上改革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打开新局面、推动新发展。 一、把握好2024年取得的成绩,凝聚干事创业的信心。2024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压力之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顶住压力、奋力向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成绩。一是经济稳中向前。在国际经济形势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5%,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达到1300万辆,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这些激动人、心振奋人心的数字背后,是党中央坚强带领的强大驱动、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二是民生持续改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最铿锵有力。最符合人民需求的“诺言”,为实现“诺言”,党中央从群众身边小事做起,从群众关心事做起。2024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三是科技创新引领。从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到2024年以量子科技、生物制造、6G通信、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快速崛起,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设备等领域的技术突破,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的科技竞争力,也让全进一步全面深化科技领域改革创新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同志们,2024年取得的成绩还很多,因今天我们就不再一一列举。但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2024年成绩的取得,是党的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的成果。这些伟大成就,极大增强了我们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夯实2025年向前发展的底气。 二、树立好2025年目标的方向,下定接续奋斗的决心。身处新时代、立身新起点,就必须准确把握党中央对当前和未来形势的科学判断,深刻领会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提出的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工作部署,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一是主要预期目标明确。2025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左右,粮食产量保持在1.4万亿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二是政策导向鲜明科学。2025年,财政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增加至4.4万亿元,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达11.86万亿元。特别是设立规模达3000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提振消费,针对目标实施的具体措施,充分释放了积极财政政策的信号,这些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坚实保障。三是聚焦关键领域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25年,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和6G等产业,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文化、互联网、电信、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加快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强化医疗和社会保障。 同志们,目标源于对现实状况的深入了解,源于对事物发展的正确判断。2025年的目标设定,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发展大势的精准把握,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的全体党员干部要在深入学习好全国“两会”精神的同时,学习工作方法、工作措施。 三、领悟好全国“两会”精神,驱动以学促干精准发力。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的关键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结合实际,聚焦2025年重点领域,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一是在经济发展上谋新篇。经济强则发展强,经济稳则大局稳。我们要按照党中央部署,结合各级的工作要求,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推动消费升级方面,通过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消费市场活跃,释放内需潜力;壮大新兴产业方面,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领域为突破口,加快培育未来经济新增长点;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落实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二是在民生保障上求实效。“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生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党员干部必须敢于担当作为,认真履职尽责,用铁肩膀挑硬担子。要扛起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责,坚持新发展理念这个“指挥棒”“红绿灯”,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比一比、赛一赛高质量发展的真成绩。在教育资源供给上,要重点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学位增加,探索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切实解决人民群众“上学难”的问题;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上,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存量商品房收购,保障农民工等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需求;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上,要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监管,确保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放心。三是在乡村振兴上出实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启动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产粮区域的支持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同志们,我们要在领悟好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的基础上,科学制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图”,把“两会”精神的“大写意”变成“工笔画”。要细化研究改革举措,精心谋划改革任务,避免“上下一般粗”。把握改革的内在逻辑,区分轻重缓急,排好优先级,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蹄疾步稳地把2025年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四、营造好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苦干实干开创新局面。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自觉地扛起历史重任,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融入到实际行动中,以苦干实干的精神书写新时代的新篇章。一是坚守初心,永葆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对于我们的党员干部来说,坚守初心使命就是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党的事业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大精神与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结合起来学,深刻理解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深刻领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要通过学习提升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我们思想不偏航、行动不走样。二是勇担使命,锤炼干事能力。使命呼唤担当,实干成就未来。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关键是要有担当精神和过硬本领,在2025年各项工作中,党员干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新时代,党员干部不能只满足于一般化的“工作经验”,而是要具备应对复杂问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要强化对“两会”提出的新兴产业领域,如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通信等学习培训,提升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三是廉洁自律,涵养干事作风。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必须守住廉洁底线,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工作中,要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越红线、不踩底线。要严守规矩,防止出现“微腐败”和不正之风。党员干部要在工作中坚持以身作则,带头弘扬清风正气,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同志们,20255年全国“两会”,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深刻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了202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任务。报告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指导性和前瞻性。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