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孟子>三章》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字词,把握文章的观点。 2.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体会《孟子》的说理特点。 3.增强文化自信,积累《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并学会恰当运用。 【重点难点】 1.疏通文意、积累字词名句,把握文章的观点。 2.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体会《孟子》的说理特点。 【课时安排】 3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伴着悠扬的古韵,我们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战国,也不知是春天还是秋天的傍晚,只见一位鬓发斑白的老人,在数片竹简上刻下了191个篆体汉字。虽然字数不多,但其中光辉的思想却闪耀千年,传诵至今。 这就是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今天我们就一起聆听经典,诵读经典,品味经典。 二、知识简介 1.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合称“孔孟”,被尊为“亚圣”。宣扬“仁政”“王道”,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作品简介 《孟子》是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3.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三、学法推荐 1.像《孟子》这样时代久远,意蕴深厚的儒学经典,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法去学习才更加高效呢?请听一听另外一位文化名人——宋代的朱熹,给我们的建议。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宋·朱熹 2.朱熹给我们提供了哪两种学习文言经典的方法? (两个关键词:读和思。先是读,后是思。读要熟读,通过读能把文章从自己口里说出来;思要精思,通过思要能琢磨领会文章的主要意思。) 四、活动一:诵读篇 (一)聆听式朗读 1.听读课文(播放朗读,注意字音、停顿) 2.朗读指导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米粟非不多也(sù)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yù) 失道者寡助(guǎ) 亲戚畔之(pàn) (2)用“/”标注下面句子的停顿。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朗读展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yù]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guǎ]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翻译式朗读 附1:全文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不是不充足,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内外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实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附2.重点词句翻译 环而攻之而不胜(围)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 兵革非不坚利也(泛指武器装备) 委而去之(放弃)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在疆域内居住)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威慑) 寡助之至(极点) 亲戚畔之(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同“叛”,背叛)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所以能实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三)问答式朗读 1.下面我们进行对答式朗读,看看同学们听读疏通的效果怎么样?所谓问答式朗读,就是老师出问题,同学们用朗读文中句子的词句的方式来回答(师分别出示问题,生用原文中句子回答) 第一组: (1)战,定胜负者几何? 天时,地利,人和(生分别用自己的话说说天时,地利,人和的意思。) (2)三者轻重利害如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说句子的意思) (3)天时不如地利者,何哉?(为什么?文中哪些句子作了解说)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生用自己的话解释,重点点拨“城”与“郭”) (4)地利不如人和者,何哉?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生解释,重点点拨“城”“河”“兵革”“米粟”) 第二组: (1)得道者,何如? 得道者多助(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 (2)失道者,何如? 失道者寡助(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重点强调“寡”的意思,并列举成语:薄情寡义,敌众我寡,寡不敌众,孤陋寡闻等) (3)寡助,若何?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重点强“畔”的读音及意思;点明“亲戚”的古今含义:“亲戚”和现在的“亲戚”有点不同,现在的“亲戚”是一个词,泛指所有有血缘关系的人,古时候“亲”专指父系亲属;“戚”专指母系亲属,所以中国封建社会,说皇帝的妃子,娘娘的兄弟,就叫外戚,他们扰乱朝政就叫外戚干政) (4)多助,若何?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帮助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他) (5)彼二者争战,复若何?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生翻译,重点强调“以”“君子”) 2.系统地问,系统地答。 第一组: (1)战,定胜负者几何?——天时,地利,人和 (2)三者轻重利害如何?——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天时不如地利者,何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地利不如人和者,何哉?——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第二组: (1)得道者,何如?——得道者多助 (2)失道者,何如?——失道者寡助 (3)寡助,若何?——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4)多助,若何?——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彼二者争战,复若何?——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四)品味式朗读 1.回看课文,你最喜欢读的是哪一句?挑出来读一读(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朗读,并进行分析) 预设一: 原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此句运用了顶针的修辞,前后蝉联,衔尾续首,使得前后内容紧密相联,并形成一种递升比较。读来琅琅上口,有一种回环的感觉。 学生齐读:注意声调变化,读出回环之感。 预设二: 原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改句1: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改句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原句不仅运用了排比,而且是双重否定句式,语言更加强烈。原句从城、池、兵革、米粟四个方面说,而且兵革与米粟对能否长期作战有一定影响,更能强调地利条件的优越,论证更加有力,说理更加透彻。 指名朗读:注意重音、语速的先慢后快 预设三: 原句: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点拨:“域民,固国,威天下”三者先后顺序能否颠倒?构成何种关系?(“域民,固国,威天下”是治国的过程,有先后顺序,不能颠倒,而且三者构成了层进式的排比句) 分角色读:师读“故曰”,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齐读第三句。要音调越来越高,气势也越来越强。 预设四: 原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改句:道之得失,关乎国之存亡。 改句比较概括,原句比改句说得更加的详细、具体,说理更为透彻。从句式上看,原句非常整齐,属于对偶句,从意思上说还形成了对比,更突出了“得道”的重要性,使观点更鲜明,说理更彻。 分角色读:一半同学读上句,另一半同学读下句。 2.孟子文章语言的特色。 助学资料二——孟子其文 对比鲜明 排比铺陈 句式工整 气势磅礴 说理透彻 五、活动二:精思篇 1.古人写文章是不分段的,请将这篇文章分一分段,变一变形,并说一说理由。 变形一:二分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请同学说一说二分法,有什么道理? ——第一段主要论述的军事,第二段主要论述的是政事。板书:军事,政事。为什么既谈军事,又谈政事?(以战喻政) (2)这两段的核心句是什么?这两句各自的核心词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板书:人和 得道 (3)“人和”与“得道”有什么联系吗?(以道得和) “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4)小结:文章由第一个话题军事引出了第二个话题政事,指出实现“人和”的方式是“得道”。从结构和内容上看是层层深入的。 变形二:三分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三分法,是在二分法的基础上将揭示论点的句子和论证的句子分开,第一段摆出论点,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论证了论点,第三段得出只有“得道”方能实现“人和”的道理,有点像平时说的“总—分—总”的结构,这也是我们议论文常见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变形三:四分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四分法,是将三分法中本论部分分成了两段,分别从攻城、守城两方面论证论点,使文章层次更加清晰。 4.那么这篇文章可不可以有其它分法了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 其实无论哪一种分法,文章的结构是层层深入的,由军事上升到政事。文章的思想内容也是明确的,希望君主施仁政,讲仁义,即“得道”,因为只有“得道”才能实现“人和”。这便是孟子“仁政学说” 助学资料三——孟子其道 “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他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于民”, 通过“得道”来实现“人和”,进而实现天下大治,因为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六、课堂总结 孟子的仁政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洗礼,早已远远超出了军事和政事的范畴,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我们国家推行构建和谐社会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正是孟子所提倡的“人和”“得道” 思想的体现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思想,源远流长。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理应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筑牢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 七、课后作业 1.朗诵并背诵课文。 2.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阐述“人和”在现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图片 攻城 图片军事 人和(论点) 图片层层 深入 守城 政事 得道(结论)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泱泱中华,岁月沧桑。多少悲与喜,多少胜与败,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一些朴素的哲学思想,却宛如皓月当空,历经无数轮回,依然散发着光芒。 古人有云“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们也常用“大丈夫”来褒扬男子,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子就可以称“大丈夫”呢?今天我们再次走进《孟子》,一起来看看孟子眼中的“大丈夫”是什么样的。 二、知识简介 1.作品简介 《孟子》是由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孟子》体例属先秦散文当中的对话体。对话体散文《孟子》是语录体散文(《论语》)向专题性论文(《庄子》)过渡的一种文学形式。它通过对话展开辩论说理,相当于今天的议论文。 2.文体知识 驳论文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反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从而表明自己正确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即“驳”与“立”,在驳斥对方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摆明自己正确的观点。 三、活动一:读“大丈夫” 1.听读课文(播放视频) 2.朗读指导 ①读准下列加点字注音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也(ɡuàn) 往之女家(rǔ) 富贵不能淫(yín) ②用“/”标注下面句子的停顿。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朗读展示 景春曰:“公孙衍[yǎ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ɡuàn]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rǔ]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yí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译读课文 译读要求:组内分工完成,疑难句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补充质疑。 附1:全文译文 景春说: “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战争停息,天下太平。”孟子说:“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规则。(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能实现其志愿,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其志愿,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大丈夫。” 附2.任务检测 重点词句翻译 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怎么,哪里) 丈夫之冠也(行冠礼) 父命之(教导、训诲) 戒之曰(告诫) 往之女家(同“汝”,你) 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 与民由之(遵循)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译文:(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大丈夫。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