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通知要求,本人在全面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紧扣党纪学习教育目标任务,认真组织开展谈心谈话,重点围绕通知要求的四个方面内容,结合实际进行深刻的自我检视、党性分析,深入查摆问题,找准症结,制定整改措施,现将个人对照检查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在“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 一是学习深度与系统性还有欠缺。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存在浅尝辄止现象,满足于了解、知晓,学习跟进不及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钻研不深入、领悟不够透彻、转化不够主动。例如,在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时,有时通读了政策部署的相关文件和讲话,没有花精力、花时间深入探究其内在逻辑和实践指导意义,导致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强,思维不够敏捷。 二是政治敏锐性还不够强。面对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政治鉴别力还不够强,警惕性不够高,不能及时敏锐地察觉潜在的风险隐患和错误倾向。比如在面对网络热点事件或者处置本地区本部门的舆情事件时,不能迅速从政治高度分析判断,对一些可能影响党的形象和公信力的不当言论、有害信息,未能及时进行抵制和纠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舆论引导的时效性和主动性。 三是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还有差距。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工作要求时,还存在思考不够深、措施不够细的情况。与本地本部门业务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思维灵活性还不够强,没有真正做到创新性发展,导致有些政策没有真正发挥出作用、效果未及预期。例如在推动一些重点项目建设时,由于对上级政策理解不透彻,配套措施制定不够完善,项目推进速度缓慢,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二)在“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强化作风”方面。 一是党性修养有所放松。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自己的要求有所放松,没有时刻对标对表,与优秀党员的标准还存在差距,思想意识有所弱化。比如在一些涉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抉择中,有时会出现犹豫的情况,没有毫不犹豫地站在集体和国家利益一边。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内组织生活参加的积极性不够强,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深刻,有时存在避重就轻、敷衍了事的现象,没有真正达到“红脸出汗、治病救人”的效果。 二是纪律执行不够严格。对工作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不够严肃认真,督导要求不够严格,有时存在“宽松软”的现象,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管理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对单位内部一些同志的不当行为,没有及时严肃地提醒纠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的纪律作风和工作氛围。比如在考勤方面,部分同志偶尔会出现迟到早退的情况;在处置某些工作时,没有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给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和隐患。 三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主动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调研的还不够多,未能充分了解基层实际状况与群众需求,对于一手资料掌握不够全面,导致一些政策和决策在基层执行时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对工作成效产生了一定影响。面对新任务、新情况,工作态度还不够端正,心性不够沉稳,缺乏耐心和耐力,有时存在情绪浮躁、急于求成的现象。比如,在起草文件时,片面地贪多求快,没有静下心来思考具体内容、要求、框架,导致部分材料冗长、不全面。 (三)在“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方面。 一是担当意识不够强。在扛牢责任、抓好落实方面存在差距,面对重大任务、棘手问题,有时存在畏难情绪和推诿想法,缺乏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精神。比如,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和复杂矛盾纠纷时,过多考虑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和风险,导致决策不够果断,行动不够坚决,措施不够及时有效;又如,当遇到不熟悉的工作领域或专业性较强的任务时,我有时会产生畏难情绪,担心因能力不足而影响工作成效,导致不敢主动请缨、积极作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推进。 二是创新能力不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习惯于沿用老办法、老思路,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缺乏开拓创新的勇气和魄力。对新事物、新技术、新理念的学习和接受不够积极主动,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举措。在推动工作创新发展方面,思路不够开阔,办法不够多,成效不够明显。如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方面,虽然意识到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但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无法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是对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创新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还不够完善,对干部职工的创新想法和创新实践了解不多、支持不够、鼓励不足,对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挫折,不能正确看待和包容,影响了干部职工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资源配置上,没有真正做到向创新工作倾斜,导致改革创新缺乏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 (四)在“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 一是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识不够深刻,在党建方面花的时间、精力还不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重视不够,抓的不够严、不够紧,没有真正把党建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在工作中,对分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过问不够多,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没有真正做到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平时开会研究业务工作多,强调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少,导致部分干部职工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 二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方式创新性不足,监督方法和手段与职能转变、时代发展的步调还未完全一致,不善于用改革思路谋划工作,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议较少;常规监督多,有针对性的专项监督少;参与式的被动监督多,以发现问题为导向的主动监督少;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内的监督多,八小时以外的监督不够。 三是廉政教育形式不丰富。廉政教育多以集中学习文件、观看警示片等传统方式为主,参观学习、案例教学等方法运用不够多,形式不够创新,对于新技术、新媒体等渠道利用不灵活,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学习需求,导致部分干部对廉政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廉政教育没有真正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不能真正使干部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