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含反思) ...

2024-3-5 15:49| 范文参考网

第4单元 比例
  第4课时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难点: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体验。(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老师这有一张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照片,我们来一起看一看。(照片很小,学生看不清楚。)教师逐步将照片放大两次,使学生看清照片。
  师:这么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为什么刚才我们看不清,现在却看清了呢?
  2、联系生活实际。
  (1)观看主题图。
  师:通过放大照片我们看清楚了照片,看来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把物体放大,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把物体缩小。(多媒体课件)来看看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你们知道他们反映的是哪种情况吗?可以联系人物的活动来谈。(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举例。
  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其他放大缩小的现象吗?指名说一说。
  师:看来放大缩小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应用还是十分普遍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
  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
  (一)感知图形的放大。(多媒体出示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
  1、初步感知画在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
  师:我们已经认识过许多的平面图形了。老师把正方形、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分别画在了方格纸上。大家看一看画在方格纸上的三个图,我们能获得哪些相关的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谈。
  2、理解要求。(多媒体出示例4的要求)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3、通过画正方形了解画法。
  师:按2:1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其实就是要把原图形的各条边
  放大到原来的2倍。谁能以这个正方形为例来具体说一说怎样画出它按2:1放大后的图形。学生试说。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正方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并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画的。指名代表用实物投影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4、经历画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过程。
  (多媒体出示要求)学生自己画出两个图形按2:1放大之后的图形,并在小组互相检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画的过程。
  师:直角三角形和其他的两个图形不同,它有一条斜的边,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的。学生展示画法。
  5、质疑。(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
  (1)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学生提出的质疑。
  (2)选取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和找到的答案。教师配合多媒体课件随机演示验证的过程。
  学生试概括发现,多媒体出示。(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它的每条边都按相同的比放大。)
  (二)感知图形的缩小。
  师: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的画法以及放大后图形的一些特点。如果把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该怎么画,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之后会不会也有什么特点呢?出示缩小的要求。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交流评议。选取学生代表的作品展示,多媒体完成按一定的比缩小后画出的图形。
  学生试说自己的发现并尝试总结。
  三、拓展应用
  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组合图形,自己设定一个放大或缩小的比,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按这个比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
  四、总结
  学生试总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特点。
  五、作业布置
  教材60页做一做
  【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每条边都按一定比例放大
  每条边都按一定比例缩小
  【教学反思
  数学里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含义与生活中的放大、缩小经验是不同的。生活中会把图形由小变大视作放大,由大变小视为缩小。数学里的图形放大或缩小,它的每条边都按一定的比变化,即每条边的长度都放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所以如何处理好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图形的放大、缩小之间的矛盾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其次,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特征就是形状不变、大小改变。如何才能让学生理解“形状不变”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
来自:综合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 fanwencankao.com 手机版 范文参考网 ( ICP备2024047168号 )

Email:fanwencankao@163.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