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参考网 网站首页 讲话发言 查看内容

学习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研讨发言

2025-3-10 15:05| 范文参考网

乡村振兴新图景,科技引领新未来
——学习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
  一、深刻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凝聚振兴合力
  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工作已经成为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特征。作为一名基层县委书记,通过反复研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我对文件所传递的关于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新理念、新思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正确把握三农工作的战略定位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三农"问题依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必须深刻认识到: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民生活现代化,就没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科学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要义
  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建设项目拼盘,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学习文件,我认识到乡村振兴包含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大方面,其中产业振兴是基础,组织振兴是保障,人才、文化、生态振兴则是支撑。我们要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高品质生活,走出一条符合县情民意的乡村振兴之路。
  二、立足县域实际,因地制宜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建设
  (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是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我县将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立足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重点发展优质水稻、高效蔬菜和特色林果产业。特别是针对我县"一乡一品"的产业基础,进一步深化"链式发展"模式,推动产加销一体化。
  二是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立足数字经济发展契机,我县将加快建设县域农产品电商平台和冷链物流中心,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重点解决农民"卖难"问题,减少流通环节,切实提高农民种粮比例和种粮效益。
  三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积极引导农民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我县将启动"品质农业"三年行动计划,推广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二)强化科技支撑引领
  一是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与周边农业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引进培育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今年我县将设立3000万元农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业生物技术、智能农机装备、数字农业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二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健全技术转化服务体系,推行"科技特派员+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科技服务模式,让农业科技服务"沉下去、实起来"。特别是在种业创新方面,将重点支持本地种业企业开展自主品种培育,建立种质资源库。
  三是发展数字农业新业态。利用低空经济政策契机,我县今年将投资建设无人机农业服务中心,开展植保、播种、施肥等农事服务。同时建设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实现农田实时监测、精准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创新土地制度,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一)稳妥推进农地制度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是党中央的郑重承诺"。我县在保持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耕地用途不变、农民权益不损害的前提下,积极稳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一是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规范合同签订,防止"长利短租"现象。目前已完成对全县432个村的土地承包关系确权登记,为土地规范流转奠定基础。
  二是探索"三权分置"新模式。在东部5个乡镇试点"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激活土地要素市场。特别是针对种粮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推行"土地经营权入股"模式,让农民通过资产收益分红获得稳定收入。
  三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开展撂荒耕地整治行动。今年我县将投入1.2亿元,完成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综合产能稳步提升。
  (二)盘活农村闲置资源
  一是规范宅基地管理与利用。针对农村"空心房"问题,我县启动宅基地整治三年行动计划,通过腾退复垦、置换流转等方式盘活闲置宅基地。严格落实中央规定,坚决禁止城镇居民下乡购买宅基地和退休干部占地建房行为。
  二是发展农村闲置资源经济。支持农民通过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发展乡村民宿、农家乐、手工作坊等产业。去年我县已培育"田园综合体"示范点15个,带动3600名农民增收。
  三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我县将设立5000万元集体经济发展引导基金,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四、补齐民生短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健全返贫监测预警机制
  一是构建精准识别体系。建立"县乡村户"四级联动的网格化监测体系,实现对脱贫户、边缘户、重点农户的动态跟踪管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返贫风险指数模型,对返贫风险进行科学评估。
  二是健全多层次帮扶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低收入家庭,分类实施社会救助、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措施。特别是针对因病因灾致贫群体,完善医疗救助和灾害救助体系,确保不因意外返贫。
  三是发挥农村社区作用。强化村级组织在防返贫中的关键作用,建立"一户一策"帮扶档案,组织开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保帮扶措施精准有效。我县已在所有行政村建立防返贫帮扶资金互助社,为农户提供应急资金支持。
  (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今年我县将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加大投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中心。
  二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实施"厕所革命"、农村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三大工程。今年我县将投入3亿元,完成100个村庄环境整治提升任务,建设30个美丽乡村示范点。
  三是发展农村新型社区。按照尊重农民意愿原则,稳步推进乡村社区建设,探索"组团式发展"模式,避免大拆大建和贪大求洋,确保建设与农民实际需求和支付能力相匹配。
  五、创新乡村治理,夯实振兴根基
  跳出"三农"抓"三农",必须把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我县将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是选优配强村级带头人。实施"头雁工程",通过公开选拔、下派挂职、回引乡贤等方式,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目前我县已选派100名优秀干部到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
  二是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大力推行"党建+网格化"治理模式,完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三是强化基层组织保障。提高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经费,建立村干部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农村干部待遇。完善对口部门包村机制,强化基层服务能力。
  (二)培育新型农民队伍
  一是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每年培训1000名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农民合作社骨干,提高科学种养和经营管理能力。重点支持青年农民创新创业,激发农村内生动力。
  二是引导人才返乡创业。完善人才政策,对返乡创业人才提供资金、土地、税收等全方位支持。设立3000万元乡村人才发展基金,重点资助"三农"创新创业项目。
  三是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县域人才共享机制,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专业人才向农村流动。探索"候鸟型"专家服务模式,解决农村专业人才短缺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基层县委书记,我将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县域力量。
来自:综合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 fanwencankao.com 手机版 范文参考网 ( ICP备2024047168号 )

Email:fanwencankao@163.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