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和公文处理,你不一定要很精通,但一定要会,一定要有所涉猎,因为你始终无法绕开它,公文写作不仅仅是在党政机关会使用,在企业事业单位也会常用到,诸如你开会要准备发言材料,给领导汇报工作要准备情况汇报材料,记录会议纪要的编写等等。 学习公文写作,更多的好处是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升格局视野、强化分析总结能力、提高做人做事的规划性和行动力。写材料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第一个字“喜”,就是喜欢 这个尤为重要,假如你是为完成任务而写,那就谈不上喜欢,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笔杆子,至少得具备四“喜”: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断学习、深入学习、加紧学习,才有助于提升思维层次;喜欢琢磨。大事小情都不放过,家长里短都不放过,都要抽丝剥茧,才能练就火眼,发现宝藏;喜欢记录。每月都有写文的习惯,每天都有日记的习惯,每时都有记录的习惯,捕捉每个思想火花,收集每条内心活动,跟踪每条思想轨迹;喜欢写作。不喜勿喷,不喜勿言。否则会出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无奈,更会堕入“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恶性循环。因此,喜欢成就可能,激情推动传奇,只有善待笔头,才会被笔头善待。把写材料当成机会,它就是机会;当成负担,它就是负担。 第二个字“勤”,就是勤奋 第三个字“读”,就是读书 第四个字“悟”,就是体悟 第五个字“心”,就是本心 第六个字“真”,就是本真 第七个字“新”,就是出新 第八个字“恒”,就是持恒 第九个字“苦”,就是吃苦 第十个字“体”,就是形体 第十一个字“美”,就是审美 材料如何脱颖而出?中心突出,主题鲜明是基础,除此还要有特别之处。以短小精悍为妙。浓缩的是精华。写短文更受欢迎,那些言简意赅、精炼通达的文章,有时更有生命力。以感情真挚为妙。涉及历史、涉及纪念、涉及评论等材料,往往需要感情真挚,发自于内心的真情实意,无论是在价值上、还是在感觉上,都比虚构编造要强很多。以条理清晰为妙。一篇材料看过一次以后,如能轻易被记住,如能回忆起内容,往往与条理清晰相关,相反那些读了半天不知所云的材料,其结构一般都不够顺畅。以工整对仗为妙。虽然不能太“八股”,但适当的加工、美化,是提升材料“颜”值”的技巧。这对作者的文字功底要求甚高,刻意生硬的拼凑,必将“画虎不成反类犬”。 第十二个字“改”,就是修改 任何佳作都是反复推敲、反复修改的结果,鲜有倚马千言、一气呵成之作。多让同事瞧一瞧。众人拾柴火焰高。多让同事提提意见,对于材料质量的提升很有帮助,这是克服“闭门造车”的最佳手段。多给大家看一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大家不同意、不理解,甚至反感、反对,就要检查反思,看是否有失偏颇、是否脱离实际,是否不接地气。多让高手审一审。高手之所以为高手,正因为其经验丰富、见解独到,往往简单地调调结构、捋捋次序、顺顺文字,就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多叫自己改一改。不能仅仅依靠别人提醒,自己要有自我批判的清醒,反复察看必有所得,反复修改能成佳作。 第十三个字“熟”,就是纯熟 针对细节现象,观察体会和矛盾问题,想要建言,就要认真思考、周密筹划,做到成熟在胸。问题有没有想清楚。要反映什么问题,要采取什么方法,要运用什么风格,都要先想清楚,然后再动笔。结构有没有整明白。不同类别的文章,需要不同的表述方法。欲先行文必造其骨,清晰合理的提纲,能有效提升材料的质量和效率。细节有没有考虑全。行文需要援引的资料有没有出入,需要引用的讲话有没有错漏,需要借用的数据有没有差错,都要加以考虑,以消除行文瑕疵。 第十四个字“德”,就是品德 当官要有官德,练武要有武德,攫文也要有“文德”。不因功利而攫文。材料本是公务行为,如掺杂功利因素,则必然降低层次。如站在研究问题的立场,则必然收获意外之惊喜。不因批评而动怒。众口难调,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写材料挨领导批评很正常,领导批评必定有其道理。挨一次批评就能提高一步,吃一堑才能长一智。不因私心而失实。针对工作矛盾问题研究撰文无可厚非,但应站在客观公正之立场,切忌掺杂个人情绪,以免行文失实。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