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参考网 网站首页 写作知识 查看内容

机关公文应避免这8类常见错误

2025-4-1 15:32| 范文参考网

  机关的同志都知道,要想提高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水平,需要不断的总结、探索。任何一点随意和主观都能造成疏忽错漏,有的甚至还会对单位和个人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扒一扒公文处理中常见的八类错误形式,扫除这些公文中的“钉子户”。
  一、内容提法不够准确
  主要是有的没有认真与上级文件、领导讲话、形势政策“对表”,表述不够准确规范;有的引用重要文件和领导批示与原文不一致、有出入;
  1.有的关注形势不够,想问题、提建议没有站在全局上思考;有的对上级指示精神吃得不透,提出的意见建议不符合领导意图;
  2.有的了解掌握情况不够准确全面,与事实不太相符;有的条理不清晰、层次不分明,核心内容没写明白,文字逻辑混乱;有的文字表述不严谨,存在用口头语代替书面语、用方言土话代替标准语言的情况;
  3.有的对党、国家和军队方针政策,以及有关规定要求掌握的不准,提出的处理意见不符合政策规定,被领导退回来重新研究,作了很大修改,基本上推倒重来。
  二、情况研究不够深透
  一些件之所以质量不高,与工作研究不深不透有很大关系。比如:
  ①有的筹划工作或起草文电站立点不够高,没有从工作全局出发,考虑业务工作多一些,与上级决策指示对不上路子;
  ②有的关注形势不够,把握工作时机不好,造成呈报事项与当前形势和阶段性工作任务不协调、不吻合;
  ③有的对一些政策性、专业性强的工作没有研究透,处理问题的意见缺乏政策依据,让领导不好定夺;点此加群
  ④有的没有认真研究工作中遇到的矛盾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不科学,甚至没有提出本部门的倾向性意见,有一种让领导“看着办”的感觉;
  有的对实际情况掌握不够准确,若明若暗,对策措施缺乏针对性有效性。
  三、文种格式不够正确
  每个文种都有特定的使用范围,每种公文都有固定的体例格式,但在起草和印制时执行不够严格。比如:
  ①有的对无需请示审批的事项,也使用呈批件;
  ②有的上行文、下行文用的是同一种文头;有的文件该用“批复”的写成“通知”,该用“函”的写成“批复”,该用“请示”的写成“报告”,该用“报告”的写成“请示”;
  ③有的涉密文件不标“密级”和“份号”,
  ④有的虽然标了密级,但标准掌握不准;有的文件缺少无正文说明、印制数量、承办人、联系电话等文尾标注;
  ⑤有的字体、字号、字距、行距没有按规定处理,存在随意性;
  ⑥有的报告参加会议情况,按规定没有请示事项应使用白头件,但是还使用呈批件;
  ⑦有的以部党委名义印发文件,代拟稿使用的却是直属党委红头;
  ⑧有的发文把版记放在附件之前,实际应该放在最后;
  ⑨有的呈送情况报告,里面还带有请示事项。
  四、基本要素不够全面
  1.有的件背景信息介绍不到位,对涉及到的有关问题要么避而不谈,要么三言两语,自己清楚但别人看不懂;
  2.有的涉及经费事项,只说多少钱,没说从哪里出,也没有详细预算;有的报件有主件无附件,或者附件不全;
  3.有的没有附上代拟稿或文电稿,造成一项工作多次请示、重复补报;
  4.有的文字表述过于简单,什么事、怎么干、谁来干等关键要素缺胳膊少腿,或多或少地存在遗漏;
  5.有的件中没有把有关情况讲清楚,领导看不懂是怎么回事,报上来之后不敢签;
  6.有的召开会议的件,开会的原因理由、时间地点,什么人参加,要解决什么问题,具体的程序安排,领导讲话稿的准备,经费保障等,要么没有写,要么写的不全或不太清楚,造成多次改件和补件,耽误时间,影响效率。
12下一页
来自:综合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 fanwencankao.com 手机版 范文参考网 ( ICP备2024047168号 )

Email:fanwencankao@163.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