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整理和复习:数学思考(1)》(教案含反思) ...

2024-3-5 21:14| 范文参考网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4.数学思考
  第1课时 数学思考(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进一步巩固、发展学生找规律的能力,体会找规律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体会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会用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进一步体验充满着探索与创造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探索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学生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一组题,比一比,谁最能干。
  (1)根据数的变化规律填数。
  13、11、9、( )、(     )、(     )。
  (2)根据下面图形的排列规律,接着画出4个。
  ○□□○○□□○○○□□○○○○
  (3)2、4、8、16、( )、(    )(课件说明:先出现16、(    )、(    ),让学生找不到或者不容易找到答案。体会必须要找到规律。再出现2、4、8、16,再次让学生体会要从给出的条件出发找到规律)。
  2.揭示课题:
  教师:这就是我们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难的问题解决不了或不容易解决,我们就从简单问题入手。通过比较、分析,找到规律,然后再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一策略来解决问题。
  二、探索规律
  1.游戏引入:表扬刚才发言比较好的同学,与他们握手,然后让学生思考,刚才老师和学生一共握了几次?再选一位同学与其余同学握手,再问一共握了几次,依次……让学生体会到有规律但不容易一下子说出答案,那么全班呢?(临时收集人数)
  这需要我们从人数最少的时候开始找规律,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看成一个点,握手看成连线。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握手问题看成是连线问题。
  2.教学例1。
  6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8个点呢?
  (1) 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①给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老师边巡视,观察学生在做什么,怎么操作的,边询问学生是怎么想的。
  (预设:有的同学会很快找到规律并得到结果;有的同学能找到答案,但说不清楚规律;有的同学不能找到规律,或不能很快找到,但是可以一直画到6个点甚至8个点;还有可能能连但有遗漏;学生可能很容易发现,用一个点先和其他所有点连接的方法,而其他的方法不一定能想到。)
  ②针对学生的情况,抽一两个人说说自己的发现。其他同学听,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困惑——如果发表格,那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如果不发,那怎么揭示这个规律?(每人发一张白纸,这样难度拔高了,但可以试一试。)
  (2)动手操作,(发现)验证规律。
  已经发现的属于验证,没有发现的,可以依托这一环节去发现。
  方案一:
  用一个点分别和其他点连接,6个点的时候,分别是5+4+3+2+1=15。
  方案二:
  ①连线填表。
  学生同桌之间相互合作,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是合作还是独立做。
  如果发一张白纸,就让学生自己设计,有可能就是这样的,也有可能出现其它结果。
  
  看看图上的数据和自己的操作,思考一下,你会有什么发现?(课件说明:这张表格用课件展示,但是不完整,在课堂上边听学生回答边填写)
  ②交流汇报。
  指名到投影上汇报,教师板书。
  从2个点开始。
  板书:2个点共连1条
  学生:3个点共连3条
  提问:这3条线段是怎么得到的?(增加一个点,这个点可以和前面已有的每个点都连成一条线段。前面2个点,就增加2条,所以3条。)
  板书:3个点共连1+2=3(条)
  学生:4个点共连6条线段。
  提问:这6条线段又是怎么得到的?(增加一个点,这个点就可以和前面已有的每个点都连成一条线段。前面3个点,就增加3条,所以6条。)
  板书:4个点共连1+2+3=6(条)
  追问:观察算式,6条是从1开始的几个什么样的数相加?
  学生:从1开始的3个连续自然数相加。(板书)
  提问:你能快速说出5个点可以连成几条线段吗?是从1开始的几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板书:5个点共连1+2+3+4=10(条)
  (从1开始的4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提问:6个、8个、12个、20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你能自己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吗?
  学生列式后回答:6个点共连1+2+3+4+5=15(条)
  (从1开始的5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8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6+7=28(条)
  (从1开始的7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12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6+7+8+9+10+11=66(条)
  (从1开始的11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20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19=190(条)
  (从1开始的19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总结规律:
  提问:如果有n个点,你能说出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吗?你会用算式表示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规律。
  教师小结:本题的规律也可以用字母表示,n个点可连线段的总条数就等于从1开始的(n-1)个连续自然数相加的和,也就是连续自然数的个数比点数少1。
  用算式表示为:1+2+3+4+5+6+7+……+(n-1)
  方案三:
  ①继续思考,你还有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吗?
  ②学生汇报
  两个点能连1条。
  一个点能引2条,那么有3个点就共有2×3,但是每条线段分别重复了一次,所以,实际上有2×3÷2。
  四个点呢?谁能说说怎么连接?四个点、五个点……同理。
  根据规律,你知道15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
  第七个问题,再思考,如果有 n个点呢?(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实在说不出来了,再提示)
  有n× (n-1)÷2
  解读关系式:点数×(点数-1)÷2
  三、指导阅读
  计算全班每个人都与同学握手,一共要握手多少次?生答:人数×(人数-1)÷2。
  四、课堂作业
  1.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二第1、2、4题
  2.按规律填数:
  1+3=( )
  1+3+5=( )
  1+3+5+7=( )
  1+3+5+7+9=( )
  ……
  1+3+5+7+9+11+…+97+99+97+…+5+3+1=( )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谈学习所得。
  【教学反思】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地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数学知识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本节课教师注重渗透由难化易的数学思考方法,在教学例1时,让学生从2个点开始连线,逐步经历连线的过程,随着点的增多,得出每次增加的线段和总线段数之间的联系。学生经历丰富的连线过程后,整体观察和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发现每次增加的条数就是点数(n-1)。
  生活就是数学,数学就是生活。学生学会数学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可以培养应用技能及创新精神。在教学例题时,我采用了一题多解的方法,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之后,巩固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灵活运用之前发现的连线问题的规律,解决这道生活中的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整个过程都在逐步地让学生学会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懂得运用一定的规律去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来自:综合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 fanwencankao.com 手机版 范文参考网 ( ICP备2024047168号 )

Email:fanwencankao@163.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