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时代征程中的号角:以“青春之我”答好“基层之问” 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基层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既要传承五四精神的“魂”,更要练就干事创业的“能”,在三个“维度”上书写青春答卷: (一)以“理想信念”为“经度”,锚定前行方向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基层,我们会遇到各种诱惑与考验:有的企业想通过“打点”加快项目审批,有的村民为了私利试图“走后门”……这就要求我们始终牢记“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的根本问题,把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融入血脉。我所在的乡镇有一位90后纪委书记,在查办一起村干部虚报补贴案件时,面对熟人的求情和威胁,他始终坚守原则:“我查的不是某个人,而是群众的‘救命钱’,丢了原则,就对不起胸前的党徽。”这种“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正是我们青年干部应有的品格。 (二)以“创新创造”为“纬度”,激活发展动能 五四精神中的“进步”“科学”,在新时代体现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既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我们镇有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小张,发现当地特色农产品“金丝黄菊”品质优良却缺乏品牌,便牵头成立了电商合作社,通过直播带货、定制礼盒等方式,让小菊花变成了“致富花”,去年带动全村人均增收8000元。这件事让我明白:基层不缺资源,缺的是发现资源的眼光和整合资源的能力。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用互联网思维破解乡村治理难题,用产业创新激活乡村发展活力,让青春在“闯”与“创”中绽放光彩。 (三)以“团结奋斗”为“高度”,凝聚奋进力量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基层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更需要团队的协作。去年,我们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时,发动全镇青年组建了“志愿服务队”,挨家挨户做工作,带领群众清理垃圾、拆除违建、美化庭院。一开始,有村民说“干部在作秀”,但看到我们顶着烈日干了三个月,真的把臭水沟变成了小花园,把烂泥路修成了水泥路,大家纷纷主动加入。如今,我们镇的“青年志愿红”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让我懂得:只要我们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事当“家事”,就能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让五四精神在团结奋斗中代代相传。 四、永远年轻的誓言:让青春在基层一线绽放最绚丽的光彩 站在镇政府的楼顶上,望着远处生机勃勃的田野,我常常想起《觉醒年代》里的一句话:“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作为基层青年干部,我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守护着万家灯火;或许没有显赫的职位,却在走村串户的脚印中丈量着民生温度。 亲爱的朋友们,新时代的基层舞台,正等待着我们去书写传奇:当我们帮助一个留守儿童重返校园,当我们推动一个滞销农产品打开市场,当我们调解一起积压多年的矛盾纠纷,这些看似微小的瞬间,都是五四精神在当代的生动诠释。让我们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在基层这片沃土上播撒希望的种子,用青春之火点燃乡村振兴的燎原之势! 最后,让我们共同铭记:五四火炬,代代相传;青年力量,生生不息!愿我们永远怀揣赤子之心,在基层一线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青春华章! 谢谢大家!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