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参考网 网站首页 演讲演说 查看内容

五四活动上的演讲稿

2025-4-29 21:57| 范文参考网

以青春之火,燃时代之光
——在基层沃土上续写五四精神的当代华章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青年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站在五四运动105周年的节点上,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青年干部,我的心中涌动着特别的感动与责任。当我们的目光穿越历史的烽烟,1919年那场波澜壮阔的爱国运动,早已化作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奋斗之路。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青春之火,燃时代之光——在基层沃土上续写五四精神的当代华章》,想和大家分享一名基层青年在泥土中扎根、在磨砺中成长的感悟。
  一、五四火炬里的初心:从“觉醒年代”到“复兴时代”的精神传承
  翻开历史的扉页,百年前的青年们用热血与呐喊书写了中国近代史最激昂的篇章。他们在民族危亡之际高举“德先生”与“赛先生”的大旗,用青春和生命诠释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从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壮烈,到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赤诚;从改革开放初期青年突击队在蛇口工业区喊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代强音,到脱贫攻坚一线年轻驻村书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五四精神始终是中国青年心中永不褪色的信仰底色。
  作为新时代的基层青年干部,我们或许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当我第一次走进乡镇政府,看到墙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时,突然明白:五四精神早已不是书本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化作了基层工作中一次又一次的入户走访、一场又一场的政策宣讲、一个又一个亟待解决的民生难题。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基层治理的最前沿、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用行动回答着“什么是新时代的青年担当”。
  记得去年夏天,我参与了村里的暴雨抢险。凌晨两点,接到群众电话说后山排水沟堵塞,积水即将漫入农户家中。我们连夜冒雨上山,踩着泥泞清淤疏堵,直到天亮才确保隐患排除。当看到老乡们感激的目光,我忽然懂得:五四精神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次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具体行动中,体现在“群众事无小事”的执着坚守里。
  二、基层沃土上的淬炼:在“接地气”中筑牢“青年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年轻干部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要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人民服务上。”乡镇基层,正是我们“做大事”的广阔舞台。这里没有光鲜亮丽的写字楼,却有最真实的人间烟火;没有便捷高效的“快捷键”,却能练就能扛重担的“硬肩膀”。
  (一)在“走田埂、访民情”中厚植人民情怀
  初到基层时,我曾因群众的“方言土语”听不懂、家长里短的“麻烦事”理不清而感到挫败。直到有一次,我跟着老支书去调解邻里纠纷。两家因为一堵围墙的地界问题争吵了十年,老支书没有讲大道理,而是蹲在田埂上,用方言聊起了两家当年互相帮衬的往事:“您父亲当年生病,是老李家大哥背着他走了二十里山路去医院;老李盖房子时,您不也带着全家去帮忙搬砖吗?”一席话,说得双方红了眼眶,最终握手言和。这件事让我明白:基层工作的“金钥匙”,从来不是文件里的条条框框,而是将心比心的温度。如今,我养成了每天走访农户的习惯,帮大爷大妈代缴医保、陪留守儿童做功课、给返乡创业的青年讲解政策……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让我真正走进了群众心里,也让群众从“冷眼相看”变成了“热茶相迎”。
  (二)在“破难题、啃硬骨”中磨砺担当本领
  基层是矛盾的“交汇处”,也是改革的“试金石”。去年,我们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遇到了个别村民的抵触。一位大爷拍着桌子说:“我家的祖坟在田里,挖了就是断了风水!”面对情绪激动的群众,我们没有简单套用政策,而是连续一周蹲在大爷家里,听他讲祖上的故事,帮他算土地流转的经济账,还联系民政部门协调祖坟迁移的具体方案。最终,大爷不仅主动签约,还成了项目的义务宣传员。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青年干部的担当,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在解决复杂问题中“练”出来的。面对矛盾不回避、遇到困难不退缩,用“钉钉子”精神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满意清单”,这才是基层工作的真正意义。
  (三)在“守清贫、耐寂寞”中锤炼过硬作风
  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工资不高、任务不轻、压力不小。刚入职时,看到同龄朋友在城市里过着光鲜的生活,我也曾有过动摇。直到我认识了镇上的老兽医王师傅。他扎根乡村四十年,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跑遍了全镇的养殖场,手机里存着上百个养殖户的电话,24小时随叫随到。有人劝他退休后开个诊所赚大钱,他却说:“乡亲们需要我,我就守在这里。”王师傅的故事让我羞愧,也让我坚定了信念:基层虽苦,却离梦想很近;岗位虽小,却连着万家灯火。作为青年干部,我们必须摒弃“镀金”思想、克服“浮躁”心态,把基层当作成长的“磨刀石”,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
12下一页
来自:范文参考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 fanwencankao.com 手机版 范文参考网 ( ICP备2024047168号 )

Email:fanwencankao@163.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