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有可能》说课稿 一、说学情分析 心理健康课应该遵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原则,作为老师要把提升心理的内容放到活动中去,设计一个个有趣的活动,促使学生在集体的背景下,积极参与活动,从而调节自己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让自己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于自己的能力预估往往是不准确的,他们更多的是依靠周围成人、伙伴们的评价来确认自己所有拥有的能力,遇到困难往往退缩居多。因此,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他是否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相信自己,确认自己的位置。本课的设计旨在帮助小学生关注到积极向上的自我能力,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潜能,准确评估自己,并树立信心,不断挑战自我,相信只要通过努力,一切皆有可能,从而实现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价值和潜力,树立信心。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突破自我界限,充分发挥潜能。 3.行为目标:帮助学生努力去完成一件将困难转化为可能的事。 三、说教学重点: 使学生相信自己的潜能与价值,树立自信,努力学习。 四、说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突破自我界限,充分发挥潜能。 五、说教学准备 课件、卡纸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很高兴认识大家,我们做一个课堂约定,可以吗?用心倾听、积极分享、支持同伴、遵守规则 好,那就让我们带着这四个约定,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希望能给大家带去更多的惊喜和快乐。 (二)观察岛:掌声体验,相信自己。 以 “掌声初体验”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气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课堂,进入了心理课的独特之“场”。平时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为自己设限,而低估自己的潜能。而我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意外的发现,原来自己能够做得更好,原来我对自己的认识还不够,我们应该更相信自己,勇于尝试,也许会发现另一个具有强大能量的自己,为下面的挖掘学生的集体潜能,打破自我认识的框架,挖掘学生对自我准确评估的能力打下基础。 (三)体验营:集体智慧,潜力无限。 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背景下,我以辅导学生认识和评估自己的潜能,增强信心,争取自我展示机会为主旨,通过“活动、体验和分享”实现了“心育”的“三功能”。其次,通过引领学生接受“挑战书”挑战“不可能”,用更好的办法让学生都能学会“夹鼻子”的动作,鼓励学生积极投入,激发学生创新角度,打破定势,相信他们能有更多有效而快速的方法,从而抓住契机,有效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领悟。很多事情做了才能成功,如果你认为“不可能”而放弃了,则会永远失去获取成功的机会;我们应树立一个超越自己的目标,相信自己,不懈努力,贏取更多进步和成功的机会。第三,最后的“心灵小贴士”让学生树立了自信,进一步思考如何通过积极努力发挥更大的潜能。 (四)分享屋:评估资源,实现目标。 本次活动的设计是本环节的一个亮点: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不再互相打扰,而且还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孩子们对于自身的优点就会挖掘得更深、更快乐。在汇报的时候,踊跃、快乐地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优点,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为自己骄傲、喝彩。 (五)拓展园:教师总结,课外拓展。 这个作业让学生能够将本堂课中所感受和感悟的体验加深,让这堂课更有实效。 七、说板书设计: 一切皆有可能 相信自己 潜能无限 评估准确 实现目标 八、说教学反思 考虑到学生喜玩好动的年龄特点,我采取体验式教学方法,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准确评估自己,并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1.活动要“活”得恰到好处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活动是手段,辅导是目的;活动是载体,辅导是灵魂。如果脱离了活动,辅导活动课就会失去活力,沦为枯燥的“满堂灌”;同样,脱离了辅导,仅仅搞活动,辅导活动课就会失去精髓,沦为娱乐性质的“游戏课”。 要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就必须处理好“活动”与“辅导”这两者的关系,正确认识活动的角色。因此,我想在心育课的活动设计时一定要有其实效性,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而应该思考:我是为了达到什么目标而设计这样的活动。如果只是为了哗众取宠,只是为了演造气氛的活跃为目的话,那么这样的活动能少则少,最好不要。 2.讨论要“论”得发人深省 我觉得真正一堂好的心理健康课不仅仅只是设计的合理、形式上的丰富,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和学生的互动、讨论、活动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学生的感受并作出恰当的回应,一起分享体验,从而达到生生相容、师生共鸣的和谐境界,从而使一堂心理辅导的积极效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 在“活动营”的活动中,学生一次次的体验、思考和启发式的讨论也是本节课的关键点,这节课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所感悟的深度。讨论、师生交流,是这个环节的主要教学手段,老师像是个领路人,随着话题的深入,打开了一扇又一扇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大门,而对话题的挖掘深度,也决定着学生的体会深度和广度。 3.作业要“做”得耐人寻味 学生感觉心育课与学科课之间有许多与众不同,其中一点就是心育课没有作业。原本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经过教学的积累,我知道,心育课应该有它特殊的作业,是一种“路遥知马力,日久见成效”的 长期的训练的作业。就拿这节课的作业设计来说,“每天找一个自己的优点或进步的地方,写下来,早晚各读3次。”它让这堂课更有实用性,让孩子们感觉到,这堂课不是“过眼云烟”,长期地做这个作业,孩子们就能不断的强化自己的想法,自信心也就在这一点一滴中被积累被铸就,也才能挖掘自身更多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每一堂心理健康课,都是对老师应变能力的考验,设计者的教学理念的考验。学习,努力学习!为了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健康的心灵。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