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XX意识形态工作将坚持以X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和水平,为推动全市X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一、强化政治引领,落实主体责任 (一)坚持党管意识形态 始终把党管意识形态原则贯穿X工作全过程,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局党组重要议事日程,与X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局党组定期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形势,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二)压实主体责任链条 明确局党组对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分管领导履行直接责任人职责,协助党组书记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层层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将责任细化分解到各科室、各单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加强工作统筹协调 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局机关各科室、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局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深化理论X装,提升思想认识 (一)加强理论学习教育 持续深入学习X思想,特别是X关于全面依xx国的重要论述,通过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加强对党的XX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引导广大X干部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二)创新学习方式方法 积极运用“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线上学习平台,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内容,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活动,组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注重学以致用,将理论学习与X工作实际相结合,引导干部职工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教育培训效果 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意识形态专题培训,提高干部职工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邀请专家学者、业务骨干进行授课,通过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方式,提升干部职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和技巧。加强对新入职干部的意识形态教育,使其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观念。 三、加强阵地建设,巩固舆论阵地 (一)强化传统媒体阵地管理 加强对X系统内部报刊、杂志、简报等传统媒体的管理,严格执行稿件审核制度,确保宣传内容积极向上、准确无误。围绕X工作重点、热点、亮点,精心策划选题,组织撰写高质量稿件,充分展示X工作成效,传播X正能量。加强与外部主流媒体的沟通协作,积极投稿,争取更多的宣传报道机会,提升X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二)加强新媒体阵地建设 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及时发布X工作动态、政策解读、法律服务信息等,增强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加强新媒体平台的运营管理,定期分析平台数据,了解用户需求,优化内容推送,提高用户关注度和活跃度。加强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功能,及时回复群众咨询和留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规范阵地建设管理 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制度,明确各类阵地的建设标准、管理职责、使用规范等。加强对各类会议、讲座、论坛、培训等活动的管理,严格落实报备审批制度,确保活动主题积极健康,内容符合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加强对办公场所、服务窗口等实体阵地的管理,通过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X工作理念,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工作能力 (一)选优配强工作队伍 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选优配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选拔一批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较强文字功底、熟悉新媒体运营的干部充实到意识形态工作岗位,优化队伍结构。注重培养和选拔意识形态工作骨干,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升 定期组织意识形态工作业务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媒体资深人士等进行授课,培训内容涵盖意识形态工作理论、舆情监测与处置、新闻写作与宣传技巧、新媒体运营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鼓励干部职工自主学习,通过参加线上课程、阅读专业书籍等方式,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 (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激励机制,对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科室、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干部绩效考核内容,与干部的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等挂钩,对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追究责任,形成良好的工作导向。 五、强化风险防控,X护意识形态安全 (一)加强舆情监测预警 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机制,运用专业舆情监测软件,对涉及X工作的舆情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加强对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准确评估舆情风险等级,对可能引发重大舆情的事件提前预警,制定应对预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完善舆情处置机制 完善舆情处置工作流程,明确各部门在舆情处置中的职责分工,确保舆情处置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坚持正面发声、主动引导的原则,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澄清事实真相,化解舆情危机。加强与宣传、网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联动机制,形成舆情处置合力。注重舆情处置后的复盘总结,分析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舆情处置工作机制。 (三)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 定期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排查,重点排查X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意识形态风险点,如执法司法活动中的舆论风险、法律服务行业中的意识形态风险等。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建立台账,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及时化解风险。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分析,关注干部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防范因内部矛盾引发意识形态风险。 六、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落实 (一)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监督检查机制,制定详细的监督检查指标体系,明确监督检查的内容、方法和标准。定期对各科室、各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落实。 (二)强化考核评价结果运用 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局机关年度综合考核内容,与业务工作同考核、同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领导、理论学习、阵地建设、队伍建设、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评价。强化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科室、单位评先评优和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意识形态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科室、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问责。 (三)推动工作持续改进 通过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及时总结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加以推广应用。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入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明确整改时限,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动态管理,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和工作实际,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为X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