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参考网 网站首页 工作总结 查看内容

2025年一季度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2025-4-13 16:22| 范文参考网

  三、存在的问题
  理论学习存在“温差”。部分基层单位对理论学习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学习内容安排缺乏新意,形式较为单一,存在走过场现象。个别村级组织在理论学习中,存在人员到齐但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人到心不到”问题较为突出。
  新兴领域监管存在“空档”。短视频平台内容审核机制尚不完善,部分账号存在“泛娱乐化”“猎奇低俗”等不良倾向,文化导向出现偏差,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亟待加强监管和整治。
  宣传队伍力量结构失衡。部分乡镇专职宣传干部年龄偏大,工作经验虽丰富,但思维相对固化,缺乏新媒体传播思维,难以适应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文化供给与群众需求存在错位。部分文化服务内容形式较为单一,活动覆盖群体主要集中于中老年人,对青年群体、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关注不足,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
  意识形态责任压得不够实。少数单位对意识形态责任制理解不深不透,存在“重部署、轻执行”的现象,责任考核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未能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
  四、原因分析
  思想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对意识形态工作“虚实转换”缺乏深入理解,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软任务”“软指标”,未将其有效融入日常工作体系和社会治理实践中。
  制度体系存在短板。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系虽已初步建立,但考核指标设计不够科学,奖惩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导致部分基层单位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积极性不高,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
  内容创新动力不足。对数字传播规律研究不够深入,宣传产品大多沿用传统模式,缺乏创新,在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力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基层能力建设滞后。意识形态干部普遍身兼数职,工作任务繁重,专业化培训资源匮乏,能力提升渠道有限,人才队伍的能力储备和梯队建设尚未形成完整体系。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聚焦理论武装,巩固思想根基
  健全“覆盖—深化—提升”三步走机制,构建县、乡、村三级常态化理论学习平台。加强对学习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理论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发展成效,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依托高校资源,开展“名师大讲堂”“青年理论夜校”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授课,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开展“送学上门”“庭院讲学”行动,针对农村党员居住分散、学习不便等问题,组织专人送学,确保农村党员理论学习不断线、不落人,实现理论学习全覆盖。
  (二)强化阵地管理,保障舆论安全
  推进阵地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构建阵地安全“红黄绿”预警机制。加强对各类阵地的日常监督检查,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整改”,及时发现和解决阵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意识形态阵地安全。
  完善对网络直播、短视频账号等领域的内容审核、行为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监管网络。加强对新兴媒体的规范引导,确保其传播内容积极健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动文化服务站点与新媒体平台互联互通,整合资源,拓展文化传播渠道,提升文化服务的覆盖力与响应力,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提升舆情应对,实现快速响应
  升级舆情智能分析系统,整合多平台数据资源,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舆情识别精准度和预测能力,为舆情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选拔优秀网评员、志愿评论员组建“正能量传播矩阵”,加强培训和管理。在舆情发生时,及时发声引导,形成强大的舆论引导合力,掌握舆论主动权。
  完善突发事件舆情处置流程,建立模拟演练制度,定期组织演练。通过实战演练,提升相关部门和人员在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处置能力和实战反应能力。
  (四)厚植文化根系,拓展治理新维度
  打造“文化+数字”创新场景,设立“乡村文化直播间”“群众文化云课堂”,利用数字技术为文化传播和文化服务赋能,提升文化服务的便捷性和趣味性。
  开展“青年文化市集”活动,将非遗展示、文创销售、志愿服务等有机结合,吸引青年群体参与,引导青年群体融入文化共建,激发青年群体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设立“乡村文化创新试点村”,结合各村实际,探索差异化、本土化的文化供给路径,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五)建强工作队伍,提升工作执行力
  实施“宣传人才提优工程”,建立“定向引培、专项激励、实践锻炼”人才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优化宣传队伍结构,提高宣传队伍整体素质。
  举办意识形态专题大比武、短视频创作大赛等活动,为宣传干部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激发队伍活力与创造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设立“意识形态优秀实践奖”,对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通报表彰与资源倾斜,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意识形态工作高质量发展。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的工作。县委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务实的工作举措、更强烈的责任担当,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为建设宜居宜业、文明向上的现代化新县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舆论环境。
12
来自:综合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 fanwencankao.com 手机版 范文参考网 ( ICP备2024047168号 )

Email:fanwencankao@163.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