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开展学习教育的过程中,经全面梳理与深刻反思,发现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工作效能、阻碍了事业发展,必须予以正视并坚决整改。依据《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相关文件精神,现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明确如下: 一、工作作风方面 (一)存在的问题 工作作风不严不实,机关作风整顿浮于表面。在“解放思想、整风肃纪”和“整顿机关作风、优化营商环境”两项活动中,局党组虽进行了工作部署,但未深入剖析问题,未制定针对性方案,未明确问题清单、整改任务,责任落实不到人,导致整改工作不彻底、不充分。同时,相关会议记录残缺不全,整改佐证材料严重不足。 工作标准不高,制度执行宽松软。工作常满足于一般水平,缺乏创新与进取精神,起草下发的文件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在2022至2024年重要人事任免会议中,部分会议记录程序过于简略,班子成员未对任免干部的个人能力、工作作风等进行客观全面评价。 表态积极但行动迟缓,落实效果差。党组工作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全省百大项目中的两个生物质发电项目推进缓慢,至今尚未开工建设;“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推进不力,既未制定实施方案,也未建立联席会议制度;2025年计划新增两户规上企业,目前毫无进展。 (二)整改措施 深化作风整顿。深入学习XX精神以及“整顿机关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相关要求,聚焦存在问题,精准制定整改措施,提升整改质量,确保取得实效。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将作风建设作为长期任务常抓不懈。 严格标准,规范工作。严格遵循“三重一大”事项管理规定,坚持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公开透明原则。起草文件时,紧密结合实际,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在重要人事任免会议中,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班子成员要如实、客观评价任免干部的个人能力、工作作风和道德品行,并详细记录相关内容。 强化担当,积极作为。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干部主动承担责任,认真履行本职工作。积极推动工业产业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对两个生物质发电省百大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协调服务,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题。组织专业力量制定“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实施方案,协调各方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助力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同时,密切跟踪临规企业数据,及时将符合入规标准的企业纳入规上管理,重点推进余音饲料、宝地肉业等企业的入规工作。 二、学风建设方面 (一)存在的问题 学风不扎实,对XX实施细则和实施意见的学习不够深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执行不严格,传达学习未能实现全覆盖。 (二)整改措施 完善学习制度。健全党组中心组学习、机关学习日等制度,采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工作实际,在年初科学拟定学习计划和内容,明确学习重点,确保学习时间充足。通过系统学习,深刻领会XX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官僚主义问题方面 (一)存在的问题 官僚主义作风仍然存在,干部主动担当意识薄弱,形式主义现象时有发生,大局意识不强。班子成员之间工作横向参与不足,在科技工作量大、任务重且人员配备少的情况下,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二)整改措施 强化担当意识。党组成员以身作则,带头担当作为,增强大局意识和看齐意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局干部强化担当意识和大局意识。 加强协作配合。加强思想教育,引导班子成员主动参与横向工作,密切配合,杜绝推诿扯皮、消极等待现象,积极完成各自战线的工作任务。 充实工作力量。加大对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科技工作队伍中,增加工作人员数量,改善科技工作力量薄弱的状况,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四、反腐倡廉与整风肃纪方面 (一)存在的问题 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不到位,未承担分管战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未签订“一岗双责”责任书。 整治“四风”问题的宣传教育力度不足,缺乏党性教育、道德教育和警示教育的相关记录和影像资料。 党组书记未定期与班子成员开展谈心谈话活动。 (二)整改措施 压实“一岗双责”。强化党组成员的“一岗双责”意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签订“一岗双责”责任书,切实履行好分管战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四风”问题整治的宣传教育力度,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党性教育、道德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并做好详细记录,留存影像资料,确保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开展谈心谈话。党组书记定期与班子成员开展谈心谈话活动,按照规定程序对谈话内容进行归档记录,充分发挥谈心谈话在教育党员、激励干部方面的作用。 五、创新创业工作方面 (一)存在的问题 工作存在形式主义,对创新创业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方式因循守旧,主动服务企业意识淡薄,在解决企业融资难、人才短缺等实际困难方面成效不佳,全市尚无一家合格的创新创业主要载体(科技企业孵化器)。 (二)整改措施 提高思想认识。召开党组会及全体干部会议,深入宣传“双创”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主动服务企业。积极推动企业与大专院校开展“产学研”对接,为企业引荐和储备人才,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不定期组织银企对接会,加强银企合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强化政策扶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全力打造合格的创新创业载体。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