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参考网 网站首页 讲话发言 查看内容

在庆祝“五一”暨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稿

2025-4-24 20:27| 范文参考网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并对XX涌现出的劳动模范进行表彰。在此,我代表XX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XX的广大劳动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在XX的发展历程中,无数劳动者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广大劳动者积极投身于建设“魅力城市”、打好“三大攻坚战”的主战场,拼搏奋进、锐意创新,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推动了XX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深刻内涵,展现了新时代劳动者的风采和担当。他们是城市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当前,XX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发XX人民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为推动XX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力量。在此,我向XX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提出几点希望:
  一、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要热爱劳动、勤勉敬业,凝聚起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重要精神动力。劳模们以对事业的高度忠诚和对工作的无限热爱,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广大劳动者要以劳模为榜样,传承和发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生价值。要广泛宣传劳模的先进事迹,让劳模精神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广大劳动者要把个人理想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立足本职岗位,勤奋工作,努力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为XX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要敢于创新、追求卓越,为推动XX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广大劳动者要紧紧围绕XX的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活动,为推动XX产业升级、提高发展质量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勇于探索新领域、新技术、新模式,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发明创造,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树立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理念,不断提高工作标准和质量,努力打造更多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提升XX的核心竞争力。
  三、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要精益求精、提升素质,努力成为新时代的能工巧匠。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广大劳动者要以劳模为标杆,弘扬工匠精神,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技艺追求极致,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勤奋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和视野,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XX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为劳动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和工匠型人才,为XX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要乐于奉献、胸怀大局,在奉献社会中彰显人生价值。奉献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一种无私的精神境界。劳模们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为了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默默奉献,展现了崇高的精神风貌。广大劳动者要以劳模为楷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利益观,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关爱他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工会是职工之家,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支持工会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为工会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各级工会组织要认真履行职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关心职工生活,解决职工实际困难,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推动工会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同志们,劳动创造历史,奋斗成就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劳模精神为引领,以先进模范为榜样,坚定信心、埋头苦干,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城市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来自:综合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 fanwencankao.com 手机版 范文参考网 ( ICP备2024047168号 )

Email:fanwencankao@163.com

返回顶部